全国政协新型储能调研综述2020年9月,我国郑重向世界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在能源体系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装机数量日益提升,我国的能源结构正在不断调整优化。但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和利用率不断提升,新能源的波动性、间歇性等技术缺陷日趋凸显,由此产生的电力消纳难、外送难、调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作为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新型储能以建设周期短、选址简单灵活、暂态调节能力强,为解决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与平衡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成为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重要手段,而且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是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新型储能不仅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同时,作为技术含量高、增长潜力大的全新产业,新型储能还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发展储能是长久之计,也是当务之急。2021年至今,全国600多项储能相关政策出台,支持力度达到空前之高。同时,各地方基于区域能源发展的切实需求相继发布了“十四五”储能发展目标。那么,各地新型储能发展还需要破解哪些难题?还有什么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何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健康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