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处:北宋·王安石《元日》。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释义: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形容辞旧迎新的热闹场面。用法提示:“总把新桃换旧符”的不只是黎民百姓,还有王安石。作此诗时,王安石刚刚拜相,他的新政也开始推行,又赶上举国欢庆的春节,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与他后期的诗作风格迥然不同。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用于春节前,提前拜年;也可用于春节后,拜个晚年。比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谨向同志们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2.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出处:北宋·黄庭坚《清明》。原文:“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释义: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描写了清明时节雷声阵阵中的春景。用法提示:黄庭坚这首诗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强烈的对比,首联是笑与愁,颔联是刚与柔,颈联是卑与尊。强烈的对比中,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动荡不安的心境。作此诗时,作为“元祐党人”中坚力量的苏轼被贬,黄庭坚也略受牵连。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除了可以作为单纯的节气描写,还有提醒大家奋发图强之意,因为春天的雷声本身就带有唤醒的作用,既“惊蛰”,也惊人。比如,“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一年能有多少收获,在这雷声阵阵的初春打下什么基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