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自强不息”典出《易经》,原文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该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自强不息历来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源泉。从《楚辞》中的“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到《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到明代胡居仁所著的《居业录》提出“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故事,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范仲淹的断齑画粥……这些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习主席深刻指出:“自强不息、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宋史》有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立足点在于自立自强走好自己的路。历史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