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县域防汛减灾“五预”机制四川省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李建军字数:2257防汛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检验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多种致灾因素复合叠加,给防汛减灾工作带来诸多风险挑战,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诸多惨痛教训警示我们,做好新时代防汛减灾工作,必须更加注重从根本上消除灾害事故隐患、从源头上预防灾害事故发生,不断健全完善预报、预判、预警、预演、预案“五预”机制,全面提升防汛减灾科学化水平。着力增强预报的精准性。精准预报是防汛减灾的“第一道屏障”,能有效实现事故灾害“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精准预报关键在强化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提高灾害预报精准性的有力手段,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应急预报深度融合,建立灾害立体观测网,实现对重点区域自然灾害的全天候监控、高时空分辨、高精度监测。精准预报重点在强化风险评估。客观全面的风险评估是科学制定应对策略的重要环节,应建立本区域灾害分析研判网络,对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强度、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区域等进行科学预估,为精准预报提供有力参考。精准预报的核心在强化监测预警。严密的监测预警是填补现代科技预报技术短板的关键一环,推动监控网络立体化、隐患点位责任化、灾害治理专业化、防范措施长效化、群防群治网格化“五化结合”,实现“人人成为监测者”“处处都有灾害预警器”。着力增强预判的前瞻性。灾害预判是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从监测预报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