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过程中辩证唯物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从马克思主义开始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形成,理论形态经历了从社会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再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演变,实践进程则经历了从拒斥马克思主义到照搬马克思主义再到辩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演变。《资本论》片段翻译的开端意义1899年,《万国公报》连载李提摩太、蔡尔康节译的《大同学》,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提及马克思名字及其学说的中文文献。《大同学》第一章援引了马克思著作中的一段文字:“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突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曼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正是这段文字的翻译,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门。《大同学》的底本是颉德(BenjaminKidd)的《社会进化》(SocialEvolution)。遍查此书,仅能找到两处马克思著作的引文,均出自英文版《资本论》(Capital)。全书未提到《共产党宣言》,因此,它不可能成为前述译文的来源。所谓“纠股办事之人”乃指“资本巨头”,他们在全球进行经济扩张,比“君相”的权力还要大,后者的影响不过限制在一个国家的范围之内。垄断资本主义导致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程度进一步加深,必然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