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12.13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勿忘国耻铭记于心目录一公祭日设立的意义二沦落前的南京城三日军入侵南京四二战战后的哀悼公祭日设立的意义12.13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勿忘国耻铭记于心公祭日设立的意义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日设立的意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沦落前的南京城12.13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勿忘国耻铭记于心沦落前的南京城然而,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古城空前的灾难降临了。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早在60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原始村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