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赋能基层治理“老大难”小区变“幸福里”汽车路街道位于老城区,下辖9个社区,有大小不一的(含独栋的)小区92个,其中有物业管理的小区10个(基本上是近10年新建的电梯户),弃管庭院82个,占比达到90%。街道100多栋住房、60多个庭院(含独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单位职工房组成的,城建基础差、社情复杂,基层治理难度大。面对困难和问题,街道坚持将支部建在小区,将基层党建融入城市治理,融入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为城市治理注入强大内生动力。一、共建互融,变“条块分割”为“党建联盟”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力争用党建这枚绣花针,“精绣”出基层治理的善治美图。筑牢“红色堡垒”。支部建在小区,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支部班子。按照“有能力、有威望、有公心、有热情”的“四有”标准,选优配强33名小区党支部书记,优先选任小区居民中的在任或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其在小区的影响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列出小区党支部书记人选正负“两张清单”,建立小区党支部书记“数据库”和“后备人才库”,实现小区党支部书记培训常态化。建强“红色阵地”。坚持“高标准、重实用”原则,标准化设置活动阵地,为党员群众自治共治、协商议事、休闲娱乐搭建了重要平台;同时,创新开设爱心食堂、桑榆之家等特色功能室,规范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着力打造集“学习教育、文体娱乐、服务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切实把服务搬到居民房前楼下。今年来,小区党群服务站累计开展公益服务活动40余场次,服务群众3000多人次。激活“红色细胞”。开展小区“找党员、亮身份”活动,实行“共产党员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