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党建引领下的基层协同治理模式及其功能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判断与新要求。健康和谐有序的社会治理是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与保障。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如何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多元协同推进,将党和政府的决策、政策和公共服务等贯穿到基层治理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真正发挥实效,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治理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框架阐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2017)指出“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的路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中再次强调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上述《意见》是本文提出党建引领的政策依据。党建引领是指在我国社会治理中通过各级党组织把政策、决策和服务民众的需求等聚焦于社会治理中,同时引领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并进实现特定的治理目标。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一个框架阐释,能够很好地了解和阐释我国社会治理的特色与特点。首先,通过基层党组织在治理空间的塑造,为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进,提供组织化、规范化的公共场域,并在治理场域中体现出党的领导始终在场的政治优势;其次,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一个纵横结构的聚合性治理网络,健全基层党组织的覆盖体系,全面提升基层党建的基本功效;第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