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法规解释制度的建构路径研究“良规是善治之前提,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要把质量摆在首位”[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制定出高质量的党内法规制度规定,不在多,而在精,与数量相比,更为关键的是质量”[2]。文本质量是提升党内法规执行力和实施能效的重要前提。要实现党政治理现代化,应重视党内法规解释制度的建设。当前应以启动机制、实施机制和保障监督机制为着力点,推进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建设,从而有效提高党内法规文本质量和党内法规制度实践力。一、党内法规解释制度的功能面向2017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高效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有力的党内法规建设保障体系。2018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着眼于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今后5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从2018年起,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18年全年共印发中央党内法规74部,2019年全年共印发中央党内法规20部,2020年全年共印发中央党内法规9部,党中央亦在2018年启动了第二次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并于2019年6月前完成。总体而言,基础主干党内法规制度均已出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立柱架梁”工作基本完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从严治党有规可依,依规治党具有较为坚实的制度保障。因此,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工作重心宜由“建章立制”向“规范解释”转变。基于规范解释理论,构建完善的党内法规解释制度,协调党内法规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