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事实上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的过程。如今“中国式现代化”正式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对中国式现代化有更为充分的认识。今天主要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分成了不同阶段,中国学术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现代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清朝末年(1840—1911年)的现代化起步,二是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局部现代化,三是新中国(1949年至今)的全面现代化。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理解,反映出中国人的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觉,走向成熟的过程。(一)第一阶段(1840—1911年),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破了清王朝的闭关锁国,虽然使得中国被动的走向现代化,但是也是其开端,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这个阶段主要包括三次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立宪运动。这个时期中国人致力于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开始主张制造近代军事装备,建立近代工业,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主张和“师夷长技,以治夷”“学习西方,拯救中华”的口号。甲午海战失败后,也曾试图进行制度层面的改革,但是没有成功。(二)第二阶段(1911—1949年),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局部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