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这是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卓著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大国,基础设施规模庞大、技术水平持续进步、综合效益不断显现,部分领域已有较强全球竞争力,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当前,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综合交通网里程超过600万公里,“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已基本形成,覆盖全国超过80%的县(市、区),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和人口。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全球领先。宽带网络实现了从十兆到百兆,再到“市市通千兆”,千兆用户全球占比超过70%。建成383.7万个5G基站,实现了“县县通5G”,5G用户普及率目前已超过60%。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国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通5G行政村占比目前超过90%。网络资源供给持续丰富,互联网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近2000万,位居全球第一;IPv4地址和IPv6地址资源总量全球排名第二;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世界前列。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建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联通海外的天然气“全国一张网”,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战略通道持续完善,基本形成“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的干线管网格局,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