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提升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我国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无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缓解现实巨大的应急管理压力的要求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时代所需。为此,必须转变治理理念,优化社会参与协同体系;完善社会参与机制,提供政策支持;丰富社会参与经验、创新社会参与方式,提升社会参与技能;健全社会参与的法律法规,实现社会参与法治;发展应急产业,打好社会参与的产业基础;推进应急文化和志愿文化建设,奠定社会参与的文化基础。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社会参与协同体系;参与技能;产业基础;文化基础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是提升危机治理能力的需要,也是缓解政府能力不足和压力过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社会参与应急管理的作用不断显现、增强,但无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缓解现实巨大应急管理压力的要求相比,我国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都存在很大差距,需要通过切实路径加以提高。一、提高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是当务之急、时代所需对危机进行应急管理,内在地要求政府、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应急管理社会参与力,指的是社会力量在应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包括:社会公共组织、企业和个人或者集体,单独或与政府合作,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措施、形式参与应急教育培训,获取应急管理信息,对应急管理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预防突发事件,组织提供设施和物资及人力,直接参与突发性事件应对处置、监督应急管理各个环节和流程的能力、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效力,主要指标为社会参与主体的危机责任意识、制度保障能力、培训教育能力、组织动员能力、设施物资提供...